台灣女子神學院沿革

  主後1872年3月9日,當加拿大宣教師偕叡理牧師,從淡水登陸從事於宣教的事工,為要培育傳道人,遂於主後1882年6月19日在淡水砲臺埔建立一所神學院稱為牛津學堂,而後他又想到當時耶穌遊行四方傳道時,除了十二門徒隨行外,尚有若干婦女可貴的服務,就又在1883年在加拿大長老教會婦女國外傳道會婦女們的捐助下,建造了一所「女學堂」,於主後1884年1月9日落成開學,這就是臺灣女子神學院的前身。

  建校後積極招生,大都由本地傳教者推薦來的女信徒。他們來自各地,且往往同時帶來兩三個女子,有時候連自己的女兒、媳婦也一起帶來,也有許多平埔族的婦女來就讀,畢業後她們被派往各教會服務。

  在主後1884年1月9日開辦的「女學堂」,因偕牧師的逝世而於主後1901年暫時停止教課。主後1905年剛成立的北部中會第二屆會議中,議員熱烈地討論到女學堂的問題。決議如下:「第十三條:將臺北中會意見,報告加拿大長老總會,研擬女學堂維新之法如下:(1)女學堂宜築圍牆不許男人涉足;(2)女學堂宜別建一宿舍,以為配偶之生徒居處;(3)收購女學堂東畔之空地,若被外人買去建屋,則對女學堂將有不便;(4)女學堂宜用加拿大姑娘為主理教授,凡此四點,當懇求加拿大長老總會,中會批准施行。」

  主後1905年母會果然派兩位女宣教師金仁理姑娘及高哈拿姑娘來臺。符合日本政府教育新制度的女學校在淡水女學堂舊地,增建六呎高的圍牆而創立,並以金姑娘為第一任校長,於主後1907年10月1日開校。當時婦女教育在臺灣還未普及,但我們教會已注意到女子教育,實在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這就是現在淡江中學女子部的前身,和淡水女學堂有著密切的關係。

  女學校的教育漸漸上軌道,但訓練能幫助教會傳福音的女宣道人員,也是當時教會的一大迫切需要。於是在主後1910年在女學堂的東南鄰增建一校舍,稱為「婦學堂」專為成人及已婚婦女教育之用,由高哈拿姑娘為第一任校長,這就是女子神學院的第二段前身,學制規定是兩年制,正式畢業者可被派到各地為主做工。但另外也招收婦女接受短期訓練。甚至也有不少非基督徒來學習,而大部分都成為熱心的基督徒回故鄉,大大的幫助了當地的教會。自主後1910年至1922年12年間,一共有200多位婦女在「婦學堂」學習。「婦學堂」乃是直接從事於傳道工作的教育機構,貢獻可謂甚鉅。

  1936年因二次世界大戰之緣故,婦學堂停課,校舍歸淡水中學女子部使用,直到主後1958年由北部女宣道會續辦復校經營。

  北部女宣道會的成立,是在主後1922年11月27日於加拿大長老教會女宣道師安義理姑娘指導下,在臺北市中山北路姑娘樓設立,此後每年11月27日為召開年會的紀念日,直到現在。

  1945年台灣光復,1952年10月由加拿大母會派宣教師馬黎輝姑娘來台協助北部女宣道會的事工。馬黎輝姑娘以全部時間全部精神都灌注於女宣的工作。主後1953年2月13日在臺北中山北路姑娘樓召開第103次北部女宣道會時,重新籌備女宣的工作,其中議決了接辦淡水「婦學堂」改為北部女宣道會所屬婦女聖經書院,及籌備事工。

  1958年北部女宣道會復校後,「淡水婦學堂」校名改為「臺灣婦女聖經書院」,校舍仍借用婦學堂的舊址,由淡江中學陳泗治牧師兼任第一任院長,這就是台灣女子神學院第三階段的前身。

  在主後1961年因為淡江中學擴增班級,需用「婦學堂」校舍,幸得李春生紀念教會李廷旭長老之雅意,將其住宅對面一座大屋,全部無條件借與書院使用,並聘請台灣神學院教授陳竹君為第二任院長。

  主後1968年,因李廷旭長老意欲奉獻其屋改建禮拜堂,理事會決議,將1925年江玉蘭女士所奉獻給北部女宣為基本財源之二棟樓房改建為婦女聖經書院校舍。同時得陳楊罔長老及其夫婿陳瑞棠先生為紀念其先慈陳老夫人廖惜官女士(畢業於淡水婦學堂後,曾任女宣工作人員,足遍北部各地區,宣揚天國福音),他們獨資奉獻,將該樓房建四層樓,命名為女宣大樓作為臺灣婦女聖經書院校舍之用。在主後1970年度拆除舊屋,其建築費時值約110萬元由楊罔長老負責,內部設備裝修費約二十八萬由北部女宣道會負責,主後1972年3月9日舉行女宣大樓及臺灣婦女聖經書院新校舍落成典禮,作為北部女宣到會成立50週年及北部教會設教100週年的紀念事工。

  1973年12月31日由董事會敦請吳憶清牧師任該院第三任院長。主後1974年2月21日,為了適應時代,改院名為臺灣女子神學書院。
  
  1979年1月9日林文珍長老就任為第四任院長。
  1988年臺灣女子神學書院改名為「臺灣女子神學院」。
  1993年6月7日吳淑金牧師就任為本院第五任院長,並將聖經科課程推廣至北大四中會屬下的地區開課。
  1994年9月22日校友魏許云芳長老(大稻埕教會)捐贈一間房子給本院(座落於臺北縣泰山鄉泰林路2段568號5樓)做為教學及傳福音之用。 

  感謝主的帶領與祝福,及各地兄姐的關心代禱與奉獻,使本院的事工都順利進行。至2014年畢業生已達500人以上,有繼續升學入神學院就讀者、有入教會服務者、有在孤兒院工作者、有開設幼稚園者、有在醫院工作者…可謂成果豐碩,值得一提的是本院畢業生中有一位聞名海內外的原住民教會之母姬望女士(太魯閣中會),她於1930年畢業,回鄉後向族人傳福音,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她不顧日本人逼迫,不分晝夜為主作工。1961年11月29日太魯閣中會舉行姬望紀念教會,獻堂典禮。(此教會現在近太魯閣山谷前,是一座以岩石砌成的美麗教堂,是為紀念姬望女士而建築的)。也有許多的畢業生受聘為宣道婦往各地宣揚福音,教導教會婦女學白話字,並指導教會設立婦女會及探訪會友等工作,來榮神益人。

  為繼承當年馬偕牧師建校之初衷及達成培育愛主的姐妹服務教會的目的,本院全體師生及董事們,都盡己力經營此神聖的事工,相信靠着主的大能在未來的日子裡本院必能有更大的進展與成就。

與我們連絡